大鳍刺鱊

中文异名:大鳍刺鳑鲏等。
分类地位:鲤形目( Cypriniformes)鲤科( Cyprinidae)鱊属( acheilognathus)。

地理分布: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安徽及长江黑龙江流域。
资源状况:在产地有较大的数量分布。
利用概况:大鳍鐍目前主要限于观赏鱼爱好者的野外采集和驯养繁育。

形态特征


体扁而薄,近卵圆形。头扁平吻扁圆。口亚下位,略呈马蹄形。下咽齿1行,齿面具锯纹。口角须1对。眼大。背鳍和臀鳍均具粗壮硬刺,背鳍具分支鳍条15-18根。侧线完全。背部暗绿色或黄灰色,尾柄中线有1条黑色条纹向前延伸,幼鱼背鳍上有1个黑色斑块,成鱼4~5鳞片上有1个大黑斑,背鳍上有2~3列小黑点;雄鱼臀鳍上有3列小黑点,边缘白色,雌鱼的2列小黑点不明显或缺。

观赏价值


大鳍鱊色彩丰富,生殖季节雄鱼吻端及眼眶上缘有隆起的白色珠星,臀鳍上黑白色搭配鲜艳;雌鱼有灰色产卵管,雌雄鱼常相伴而游;有较大的观赏价值。
 

生活习性


中小型鱼类,体长可达170mm,是鳑鲏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。生活于缓流或静水水草丛生的水体中。杂食性,以高等水生植物的叶片和藻类为主食。1龄鱼可达性成熟,每年4~6月繁殖,雌鱼的产卵管插入淡水蚌中产卵。
 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