胭脂鱼

其他名称: 黄排、血排、粉排、火烧蝙、木叶盘等;
分类地位: 鲤形目-胭脂鱼科-胭脂鱼属
地理分布:主要分布于长江和闽江水系

形态特征

体侧扁,体形随生长而变化.幼时体高,成年体长。头短,吻钝圆。口小,下位,呈马蹄状。唇厚,上有小乳突。有高耸的三角形背鳍,并延仲至臀鳍基部后上方。幼年胭脂鱼为棕色,体侧各有 3 条黑色横条纹。成年雄鱼与雌鱼的.显著区别是雄鱼体色为胭脂红色,而雌鱼的体色是深紫色,都长有宽阔的黑色或红棕色竖条纹。

观赏价值

胭脂鱼的幼鱼体形别致,色彩绚丽;性成熟的胭脂鱼在繁殖期头部、体侧会出现非常艳丽的胭脂红色,雄鱼的臀鳍、吻部、鳃盖、胸鳍出现大量的白色珠星。胭脂鱼因高高扬起的背鳍获得了美丽的艺名‘”一帆风顺”,这迎合了华人世界期盼平安吉祥、顺利幸福的心态,也使其一举成名。曾经在 1989 年新加坡国际观赏鱼比赛中获得银奖;有极大的观赏价值。

生活习性

大型鱼类,体长可达 1000mm, 最大个体可达 40kg 以上。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.多活动于水体上层;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.其行动迅速敏捷;生长较快二杂食性,喜食蛆叫等底栖动物。 8 月龄鱼可达性成熟,雄鱼个体较同龄雌鱼大.体色更艳丽;繁殖期为每年 3-4月,通常要经过几十到上百千米的’”生殖徊游”,然后在河床底部布满砾石的洞水沱产卵繁殖,卵粘性。

资源状况

胭脂鱼被列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,在长江中自然资源已很稀少,在闽江则种群几近绝迹。现在每年在长江和闽江进行胭脂鱼的人工增殖放流.使这一物种资源在天然水域逐渐得以恢复。

利用概况

胭脂鱼是胭脂鱼科( 68 种)分布在亚洲大陆的唯一物种.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。长江胭脂鱼的人工养殖及繁育始于20世纪 80年代初。目前全国每年能够繁育生产胭脂鱼苗 600万尾以上,人工繁殖的攻克使这一珍稀鱼类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恢复。人工繁育胭脂鱼的子二代经批准后可以在市场销售,胭脂鱼在观赏鱼界享有盛名,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,每年都有大量的幼鱼扬帆出海,走向世界。近年来胭脂鱼的食用价值也被重新认识,成为新的名优养殖鱼类。

相关推荐